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街人大

三十铺镇开展第三季度人大代表“活动日”活动

日期:2025-09-15 作者:管理员  来源:系统  阅读次数:字体:[] [] []

秋阳正好,硕果盈枝。9月11日,金安区三十铺镇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场教学”——第三季度人大代表活动,以“看变化、学经验、谋发展”为主题,组织代表们深入胡大楼村、猴枣树社区、镇综治中心及先生店镇产业一线,通过实地观摩、现场交流,直观感受基层治理创新与乡村振兴实践的生动图景,为全镇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与力量。

党建引领乡村善治,从“积分超市”到“和美家园”。活动的第一站来到胡大楼村。在帮扶单位资金支持下,该村以“党建+信用村”建设为抓手,创新推出“信用积分超市”——村民参与环境整治、邻里互助、政策宣传等日常行为可累积积分,线上记录、线下兑换生活用品,让“做好事、当先进”有了实实在在的激励。积分制激活了村民自治热情,大家从“旁观者”变“参与者”,主动维护房前屋后卫生、参与公共事务讨论,村级治理效能显著提升。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省级“和美乡村”建设成果:新建的污水处理厂站与3座分散式终端协同发力,实现中心村6个村民组生活污水“集中纳管+统一处理”;曾经淤塞的塘口经清淤后变身景观节点,房前屋后“五小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等)错落有致,文化广场、公厕等公共服务设施焕然一新。“现在村里环境像公园,住着舒心,办事也更方便了!”村民的感慨,道出了“党建红”引领下的乡村蝶变。

社区治理创新,从“网格邻管家”到“暖心服务圈”。走进猴枣树社区百盛麒麟府小区党支部,这个成立仅一年多的年轻党组织已形成独特的服务模式:3人支委班子带领19名在册党员,将小区划分为6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4名“邻管家”,构建起“党支部—网格—邻管家”三级服务体系。支部阵地内的红色书屋、百事议事厅、法援暖心室、篮球场和台球室,既是居民休闲学习的场所,更是收集民意、解决问题的“前哨站”。通过“三方联动”(党支部、物业、业委会)机制,小区党支部成功化解了停车难、公共设施维修等一批急难愁盼问题;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关爱老人、课业辅导等活动,让居民归属感与满意度大幅提升。“小事网格办、大事支部解,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居民代表的话,印证了社区治理创新的实效。

平安基石筑牢,从“多元调解”到“法治护航”。在三十铺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信访维稳、便民热线、平安建设”三大核心职能高效运转。一楼服务大厅、矛盾调解室(领导接访室)、心理咨询室等一应俱全,领导干部坐班接访、专业团队调解,让信访积案“有人管、管得好”;12345便民热线实行“接诉即办”,确保群众咨询投诉“件件有回应”。二楼的“先行调解”专班与平安监控室,则通过“科技+人力”双轮驱动,织密基层平安防护网。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心联合司法所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与法律援助,以法治思维夯实基层治理根基,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产业振兴提速。从“农事服务”到“特色养殖”。午后,代表们先后走进先生店镇松店村农事服务中心与陈大庄村蛋禽养殖基地,感受产业发展的强劲脉搏。松店村400万元投资的农事服务中心,烘干育秧车间、管理用房及各类农机设备一应俱全,不仅解决了周边农户“耕种收”难题,更通过务工带动、技术培训、收益分配等方式,让30户脱贫户年均增收超万元,村集体经济年增近20万元,成为强村富民的“新引擎”。陈大庄村蛋禽养殖基地则展现了特色产业的活力——总投资2080万元的钢构大棚内,11.5万只蛋禽日产鲜蛋6吨、蛋托11万只,年产值达3500万元。基地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不仅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57.2万元,更吸纳15人稳定就业(人均年增收1.8万元),流转土地惠及52户农户(其中15户脱贫户户均增收超2000元),实现了“企业盈利、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多赢局面。

代表履职赋能,以“现场观摩”促“发展共谋”。此次观摩活动,既是一次成果展示,更是一场“头脑风暴”。代表们边走边看、边听边议,从乡村治理的创新实践到产业发展的鲜活经验,从民生服务的暖心细节到平安建设的坚实保障,纷纷感叹“看到了差距,学到了方法,更明确了方向”。“这些典型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下一步将结合本村实际,推动党建与治理、产业深度融合。”一位代表说道。

三十铺镇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强化党建引领,聚焦群众需求,在基层治理上深耕细作,在产业发展上提质增效,奋力书写乡村振兴与基层善治的“三十铺答卷”!(汪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